时间:2020-12-24点击:1600次
开栏语
为此,我们推出“习近平扶贫故事”连载专栏。让我们从习近平的扶贫故事中找到实践榜样和思想力量,在脱贫道路上创造出更多奋斗圆梦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指引下,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1972年时的习近平
他要努力奋斗,寻求改变。他要让中国许多像梁家河这样的地方,要让这世间受苦受穷的人民,摆脱贫困。
知青们挤住在老乡的家里。所谓“家”,是在山里挖凿的窑洞。破旧的窑洞里,光线是昏暗的。炕上的被褥,已经分不清是什么颜色。有的村民过冬的衣服简直就像一只口袋——到了春暖的时候,取出装在里面的破棉絮,前后用绳子扎在身上;等下一个寒冬到来时,再把棉絮装进去,单衣又变成了棉衣。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寒风吹得土地比石头还坚硬,直到来年开春,积雪慢慢融化,村里才为知青们砌出六个并排的新窑洞—这个地方后来被大家叫作“知青院”。
严酷的现实让这个年轻人的心变得沉甸甸的。“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日后习近平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感慨地说。然而,同情心没有让习近平变得软弱,生活的困难也没有让他失去对未来的信心。正是在梁家河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一颗火热而又坚忍的“初心”被锻造了出来。“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从那时起,习近平就立下了自己毕生的信念——他要努力奋斗,寻求改变。他要让中国许多像梁家河这样的地方,要让这世间受苦受穷的人民,摆脱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