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04点击:432次
交汇点讯 11月3日,中国毒理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在南京举办了。大会由中国毒理学会主办,挂靠单位东南大学承办。
中国毒理学会陈景元理事长,浦跃朴副理事长,马璟副理事长,胡向军秘书长;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大卫,科研院党支部书记陈镭,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涂景,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尹立红;专委会筹备组成员东南大学数字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顾忠泽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李晨钟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杨勇教授,长江学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屈卫东教授,长江学者、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处处长顾爱华教授,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梁戈玉教授等领导、嘉宾和来自全国100多个单位近200名会员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中国毒理学会胡向军秘书长、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娟教授主持会议。
陈景元理事长首先对与会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接着介绍了学会近期的主要工作进展,他指出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技术作为毒理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在药物研发、毒物评价、疾病模型构建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他强调,成立类器官和器官芯片与毒理学分会对于推动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科学与工程,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毒理学等两个国际前沿新兴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提升毒理学水平、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国际交流以及培养专业人才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解决与人类健康和环境相关的毒性问题做出积极贡献。中国毒理学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希望专委会能够汇聚各方力量,推动学科发展,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黄大卫副校长代表东南大学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东南大学是以工科为主要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列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是我国最早开展器官芯片研究的单位之一。专委会由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建设,是医工结合的典范。学校高度重视专委会的成立,将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保障,希望在中国毒理学会的科学布局和坚强领导下,专委会能够高效衔接国家战略及产业重大需求,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为全人类的健康福祉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毒理学会总会秘书长胡向军宣布专业委员会成立批复,并主持了“中国毒理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毒理学专委会第一届专业委员会”选举工作和“第一届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经过严格的选举程序,与会代表认真履行选举职责,会议选举产生了由94名专家组成的中国毒理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毒理学第一届委员会。浦跃朴教授推举为名誉主任委员,顾忠泽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顾爱华、李晨钟、梁戈玉、马璟、屈卫东、杨勇(按拼音字母排序)6位专家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张娟教授任专委会秘书长。
专委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后,举行了中国毒理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论坛。大会邀请了8个精彩的学术报告,涵盖了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技术的最新进展、毒理学应用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多个方面。学术论坛由屈卫东教授、卞倩主任和陈早早教授主持。
东南大学顾忠泽教授做了题为“器官芯片毒理学”的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器官芯片技术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取得的最新成果,指出了器官芯片技术具有高仿真、高通量、成本低、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在毒理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香港中文大学李晨钟教授做了题为“3D神经微生理系统在药效分析中的应用”的报告。他介绍了3D神经微生理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药效分析中的应用,强调了该系统在模拟人体神经系统功能、评估药物对神经系统影响方面的独特优势。
中国毒理学会马璟副理事长做题为“类器官技术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的报告,详细阐述了类器官技术在药物筛选、药效评价、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应用。她指出类器官技术能够模拟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生理环境,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更加准确、可靠的实验平台。
武汉大学陈璞教授做了题为“声学生物组装用于构建厘米尺度功能化组织模拟物”的报告。他介绍了声学生物组装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指出该技术具有高效、精确、可控等优点,在构建复杂组织模拟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南京大学李颜教授做题为“人源化小鼠模型与在体免疫化类器官”的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团队如何通过人源化小鼠模型与类器官的结合,模拟人体免疫微生理环境,以加速药物研发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他强调了现阶段动物与人源类器官实验合理组合,进行药物研发的重要性。
北京协和医院冷泠教授做题为“复杂皮肤类器官构建及其疾病应用”的报告。她详细介绍了复杂皮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及其在疾病模型构建、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她指出,皮肤类器官能够模拟人体皮肤的功能和生理环境,为皮肤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天津大学临床医学院陈力群教授做题为“类器官及脑机接口的毒理学应用及安全性评估研究”的报告。她介绍了类器官及脑机接口技术在毒理学应用及安全性评估中的最新进展和团队的研究成果,她强调,这些技术为毒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有助于推动毒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东南大学梁戈玉教授做题为“器官芯片在纳米塑料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她介绍了团队应用器官芯片技术在纳米塑料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她指出,纳米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其毒性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器官芯片技术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闭幕式上,中国毒理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名誉主任委员浦跃朴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回顾了大会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对与会代表和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同时,他还展望了未来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毒理学领域的发展前景,希望大家能够以专委会为平台,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学科的繁荣发展。
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不仅展示了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毒理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还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推动该领域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