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5点击:12次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第201卷论文目录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July 2025,Volume 201
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vol/201/suppl/C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毒理学系 李莲 编译
综述
1. 伏马菌素B1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其对线粒体自噬与DNA甲基化的影响综述
概述:本综述归纳了伏马菌素B1诱导的线粒体损伤机制,探讨其对线粒体自噬和DNA甲基化的影响,为理解其毒性机制提供参考。
研究论文
2. 2016—2019年巴西原味与去皮花生中黄曲霉毒素暴露的消费者健康风险评估
概述:本研究通过荧光法检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AFs)含量,结合巴西人群的AFs日均可能摄入量(PDI)与暴露阈值(MOE)计算,发现部分消费者存在潜在健康风险。
3. 恩格列净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肾毒性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对JNK/MKK4/NRF2/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
概述:通过小鼠模型验证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通过抗氧化、抗炎和抑制JNK/MKK4通路缓解CCl₄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展现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4. 草甘膦通过扰乱肝脏昼夜节律系统损害小鼠葡萄糖与脂质代谢功能
概述:草甘膦通过扰乱肝脏昼夜节律系统,破坏糖脂代谢基因表达,导致小鼠代谢紊乱,提示其具有显著的节律依赖性代谢毒性。
5. 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通过下调BAAT表达并破坏甘胆酸合成在人肝类器官中诱导胆汁淤积
概述:在人肝类器官中发现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Bavachinin, BVC)通过抑制BAAT表达,阻断甘胆酸(GCA)合成,诱发胆汁淤积,补充BAAT或GCA可显著缓解毒性效应。
6.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评估伊朗首都所产水果与坚果中潜在有毒元素的健康风险
概述:本研究采用ICP-MS技术,检测德黑兰水果与坚果中的重金属含量,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结果显示,铅对儿童和成人构成的非致癌健康风险最大,其中儿童暴露风险更为突出。
7. 体内金属暴露与甲状腺癌发生风险的关联:基于BKMR与WQS模型的病例对照研究
概述:对甲状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尿液样本进行检测发现,病例组中Fe、Ni和Cu的含量较高。利用BKMR与WQS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尿液中的多金属混合物暴露水平与甲状腺癌风险呈正相关。
8. 不同类型熏制猪肉组织中多环芳烃(PAH)的分布特征
概述:通过分析传统与工业熏制猪肉中PAH的分布差异,发现不同组织中的PAH含量差异显著。风险评估表明,尽管每周摄入50克熏制猪肉风险较低,但每日食用培根可能带来轻微的致癌风险。
9. 孟鲁司特对丙烯酰胺诱导的神经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基于体内实验与计算模拟的研究
概述:孟鲁司特通过改善认知功能、减轻氧化应激、神经炎症和凋亡,显著缓解丙烯酰胺诱导的神经毒性,分子对接显示其与相关靶点具有较强结合力,提示其在临床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10. 短链氯化石蜡诱导小鼠海马损伤与甘油磷脂代谢紊乱并导致神经行为缺陷研究
概述:短链氯化石蜡(SCCPs)通过诱导海马区的氧化应激、神经递质失调、血脑屏障损伤及甘油磷脂代谢紊乱,导致小鼠认知损伤和神经行为缺陷。
11. GC-MS和HPLC-FLD法用于高灵敏检测人工甜味剂片剂及人体生物样本中的有毒环己胺
概述:采用GC-MS与HPLC-FLD技术,成功检测到人工甜味剂片剂及人体生物样本中的环己胺,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高精密度,且检测结果一致。
12. 基于多组学分析揭示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诱导肝毒性的关键毒性通路
概述:通过多组学分析,研究发现二氧化钛纳米颗粒通过PI3K-Akt和PPAR信号通路等关键通路引发肝毒性,揭示了其对肝脏的氧化应激与代谢干扰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13. 氧化应激通过促进蛋白酶体降解在Caco-2细胞中介导MRP2转译后下调:机制探讨与毒理学意义
概述:氧化应激通过促进MRP2的转译后下调、内化及蛋白酶体降解,破坏肠屏障功能,增加外源性毒物吸收。恢复GSH水平可缓解这些损伤,揭示了MRP2在氧化应激相关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14. 通过生化和组织病理学方法探讨莫林对溴酸钾诱导的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概述:莫林通过提高抗氧化水平、减少脂质过氧化,显著缓解了溴酸钾诱导的大鼠脑损伤,并减轻了凋亡、内质网应激和炎症反应,展现出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
15. 姜黄素通过调节PTEN/PI3K/AKT通路缓解PM2.5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炎症和氧化应激
概述:PM2.5暴露通过破坏PTEN/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发生,而姜黄素通过部分调节PTEN/PI3K/AKT信号通路显著减轻了这些作用。
16. 锆氧化物纳米颗粒处理下的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ATCC® PCS-201-012TM)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及DNA氧化损伤水平研究
概述:锆氧化物纳米颗粒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产生影响,10纳米颗粒显著抑制caspase 3和caspase 8的表达。虽然未观察到明显的基因毒性,颗粒尺寸仍对基因表达产生重要作用。
17. 槲皮素联合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与潘生丁缓解CCl₄诱导的慢性肝纤维化:氧化还原敏感通路的作用机制
概述:采用CCl₄诱导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模型,发现槲皮素联合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调控Nrf2、NF-κB和HIF-1通路协同缓解肝纤维化,展现出良好治疗潜力。
18. 不同孕期阶段、剂量及疗程的产前地塞米松暴露对小鼠睾丸发育影响
概述:不同孕期阶段的地塞米松暴露(PDE)可影响小鼠胎儿睾丸发育,尤以妊娠后期、高剂量与长疗程下对支持细胞功能损伤最为显著,同时激活Notch通路并抑制Wnt通路,提示其具有潜在的生殖发育毒性。
19. 基于转录组与代谢组学的苯并[a]芘与PAH4对HepG2细胞毒性作用的比较分析
概述:基于HepG2细胞模型与组学分析,发现BaP与PAH4均可诱导细胞毒性与氧化应激,激活P53信号通路引发细胞凋亡,并干扰PPAR信号通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且PAH4毒性可通过AHR通路部分缓解。
20. 食品级二氧化钛的遗传毒性评估研究
概述:体内外实验结果显示,食品级二氧化钛(E171)在本研究设定的剂量和条件下未引发基因突变或DNA损伤,提示其不具有明显遗传毒性风险。
21. 来源于Fusarium commune菌株的磷脂酶食品酶的安全性评估
概述:采用多项体内外毒理试验对Fusarium commune来源的磷脂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其无遗传毒性和系统性毒性,具备较高暴露阈值,适用于食品加工。
22. 脱氢乙酸钠的食品安全网络毒理学分析
概述:网络毒理学揭示脱氢乙酸钠(Na-DHA)通过炎症、氧化应激等机制影响多器官功能,具有致癌、肝毒与基因毒性潜在风险,提示需对其开展系统性风险评估。
23. 脂多糖诱导内皮细胞毒性的机制及京尼平苷酸的保护作用研究
概述:脂多糖(LPS)通过ROS/JNK/NLRP3通路诱导内皮细胞焦亡,京尼平苷酸(GPA)可缓解氧化应激与炎症,为炎症性血管损伤的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
24. 牛奶及乳制品中硒含量的评估:日摄入量估算与公众健康潜在风险分析
概述: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土耳其市售乳制品中硒含量,估算成人日摄入量并评估非致癌健康风险,结果显示风险较低,酸奶为主要硒来源。
25. T-2毒素与HT-2毒素日摄入量与尿液排泄关系的人群研究
概述:本研究在人群中构建T-2与HT-2毒素日摄入量与尿液排泄时间关系模型,结果表明,约20%的外源暴露剂量可在24小时内经尿液追溯,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验证并深化相关结论。
26. 意大利古老硬质小麦“Senatore Cappelli”食物链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分析、加工与健康效益评价
概述:采用多环节分析方法评估被称为“Senatore Cappelli”古老小麦的成分、安全性与功能潜力,发现其提取物无毒性并可延长线虫寿命,提示其具潜在抗衰老与健康促进作用。
27. 基于贝叶斯基准剂量法评估孕期全氟和多氟化合物暴露对母体甲状腺功能影响
概述:结合单一污染物和混合模型评估孕期PFASs暴露对母体甲状腺功能影响,识别出全氟己烷磺酸(PFHxS)暴露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显著相关,BMD值低于现行暴露水平,提示内分泌风险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