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战疫先锋|高珊的战疫之路

时间:2020-05-22点击:310次

      到一线去,到组织需要的地方去!防疫90天,她,一直在专业防控的岗位上。眼前这位资深的疾控专业人,讲述着她在疫情防控一线历经四个岗位,共90天的奋战故事。平静而谦和的语调,但掩不住她眸子中对工作的热情和坚定。

      高珊,中国毒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北京市疾控中心卫生毒理所副所长,和大多数疾控人一样,从春节开始就投入到这场新冠肺炎防控的战役中。“我记得,那是大年初四,北京的天气阴阴的,本应热闹的大街上几乎空无一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气氛显得特别冷清,甚至让我感觉有些肃穆”,1月28日,高珊被选派为支援区疾控中心流调队成员,赴海淀区疾控中心充实基层疫情防控力量。
      第二天一早,她就和其他几名同事赶到海淀区疾控中心报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高珊心中是奔赴战场的感觉,有对未知的担忧,更有恪守职责的专业情怀,这也是当初所有出征疾控人的共同感受。
      “我是1994年入职的,作为一名老疾控人,虽然从事毒理学专业,不同于传染病防控专业,但都同属预防医学,作为疾控队伍的一份子,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参加这场新冠防控战争!” 


      在海淀区疾控中心,高珊主要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到位后迅速熟悉情况,主动融入到区里抗疫工作中,以更高工作标准发挥技术指导作用。“有时,我们获取到的源头信息特别简单,也许仅有一个疑似病例的电话号码,但以这个号码为源头,流调队员就像福尔摩斯一样,抽丝剥茧,洞察秋毫,追踪调查、研判风险...... ”她进而强调,“流调过程的细节把控很重要,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任何疏忽都可能连带着疫情传播带来的巨大风险,千万不能有半点闪失和麻痹大意。”

      “那次流调的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随父母自驾游回老家,路过湖北在亲戚家做了短暂的停留,而后回到老家有咳嗽发热的症状,全家遂开车回到北京,去发热门诊后主动隔离”,案例的细节高珊现在回忆起来仍然清晰明确,了然于胸,“我对孩子的妈妈进行了电话流调,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仔仔细细地询问了一遍,具体到每一段行程,每一个时间点,每一个接触者,每一个防护措施等,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边流调询问,边形成了流调报告初稿,把每一个环节都落实了”。
      高珊突然松了一口气,“其实那次是虚惊一场,当流调报告刚刚定稿完成时,小男孩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是阴性!虽然排除了,但万一是阳性,就得按照流调报告抓紧时间去把密接人员管理起来,不然造成传播,后果就严重了!”

      幕后的每一份专业努力都不会白费。只有像高珊一样的众多疾控人,如此兢兢业业地开展流调、病例筛查,进行全网式兜底和防护,疫情蔓延的控制才能够看见黎明的曙光!


      之后,根据中心统筹,在海淀区工作了十余天后,她和同事们又被抽调回中心现场组工作。接到通知时,高珊正在值夜班,为了保证第二天早上到位,赶紧进行了工作交接。“接到通知时太突然了,那天回来时,已经是晚上十点了,独自一人开车在高速路上,夜黑车少,还没有路灯,只有路面上的结冰反射出黝黑的光,心里真是害怕极了,但同时还有一种奔赴新战场的兴奋!”


      在市疾控,高珊的岗位是对全市密接管理进行督导检查,有时一天要督导两个区,共八个地点,“那真的是早出晚归,一直奔波在路上,记得有一天去门头沟,最后一站是山里的隔离点,那个点,只有两个孩子,大的10岁,小的才2岁,两个孩子的父母都在接受隔离治疗,孩子幼小,独立生活困难,于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同志穿着隔离服就在里面值守照顾两个孩子。

      看到那么多基层同志要为这个只有两个孩子的隔离点24小时服务,我深受感动与鼓舞,这就是全民抗疫、团结协作、守望相助的力量!我也深刻体会到我们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为市民健康服务!” 她眼圈微红,目光中透着自豪,“在这第二个岗位上,印象深刻的也是这在路上的奔走,每天迎着太阳出发,这还真的有出征感觉!”

      后来,高珊还在中心现场组、外省密接管理组等岗位上工作过,“无论具体做什么,只要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都服从安排!”作为科所副所长、毒理实验室质量负责人,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忙碌时,还放心不下她所负责的毒理实验进程,每当有重要实验节点,她都会设法挤时间回来,参加科所实验并予以质量把控。这对留守科所全力以赴推进科所日常工作开展的同事们,也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高珊的抗疫之路,是疫情需要,是职责所在!她所奔赴的方向一定是到一线去,到组织最需要的地方去!


 中国毒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稿

上一篇:战疫先锋|宁钧宇心中的责任担当

下一篇:新书推荐-《小鼠组织学》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