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1点击:21次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第197卷论文目录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March 2025,Volume 197
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vol/197/suppl/C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毒理学系 李莲 编译
综述
1.一种用于评估植物制剂潜在遗传毒性的筛选策略
概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细菌回复突变和体外微核试验的综合筛选策略,用于系统评估植物及其提取物潜在的遗传毒性,以期克服传统毒性评价的局限性,并减少动物实验的使用。
2.双酚类物质的环境污染:从塑料生产到肠道形态与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
概述:本文系统探讨了双酚类化合物从塑料生产到环境迁移的污染路径,及其暴露对肠道菌群结构、黏膜屏障完整性、组织形态与代谢功能的动态影响,并揭示围产期暴露对结肠炎症反应及细胞旁通透性的特异性调控作用。
研究论文
3.当暴露剂量≤ED05时,11种主要致敏食物在人群中诱发的症状以轻中度为主
概述:11种主要致敏食物在引发剂量(ED)≤ED05剂量时,仅在少数过敏个体中引发轻中度症状,严重反应仅见于较高剂量(ED08)。
4.内分泌干扰物对HepG2人肝癌细胞脂肪变性关键事件的影响
概述:多种常见内分泌干扰物通过扰乱脂质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触发HepG2细胞脂质沉积,进而驱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病理进程。
5.空气颗粒物暴露与营养限制对幼龄大鼠肺与代谢器官的复合毒性效应研究
概述:空气颗粒物暴露与营养不良可协同损害幼年大鼠肺、肝、肾等器官功能,诱发炎症及组织结构改变。
6.枯草芽孢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共发酵的红曲豆提取物BLR-E50的安全性与抗氧化评估
概述:本研究发现,红豆发酵提取物BLR-E50具有良好安全性及多效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衰老与神经保护作用,支持其作为功能性食品成分在膳食干预中的应用潜力。
7.中国南方老年人群多环芳烃与尼古丁复合暴露对认知障碍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概述:多环芳烃与尼古丁联合暴露显著增加中国南方老年人认知障碍风险,提示需关注复合暴露的神经毒性。
8.金纳米颗粒诱导大鼠晶状体结构损伤与氧化应激增强
概述:金纳米颗粒重复暴露可诱导大鼠晶状体结构损伤,并显著增加氧化应激水平,提示纳米材料眼部应用需警惕长期暴露引发的结构-功能双重毒性。
9.在不同饮食模式调控下,苯并酮-3停药引起乳腺导管结构的变化
概述:长期苯并酮-3暴露后撤药可诱导小鼠乳腺导管形态学重构,且该病理效应受膳食模式调控,提示评估内分泌干扰物毒性时需整合膳食背景因素。
10.阿魏酸通过直接调控胰岛功能缓解母源性高脂高果糖饮食引发的大鼠子代毒性及发育迟缓
概述:阿魏酸可通过直接保护胰岛β细胞,缓解母体高脂高果糖饮食对子代造成的代谢紊乱与发育迟缓,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及性腺/肝肾发育迟缓。
11.阿瑞匹坦通过调控GPX4/System Xc-通路与氧化损伤改善万古霉素诱导的肾毒性
概述:阿瑞匹坦可通过抑制GPX4/System Xc-介导的铁死亡及氧化应激,缓解万古霉素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并通过抑制凋亡促进自噬维持肾细胞稳态。
12.GSK3β信号通路介导的溶酶体生物合成紊乱在氟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概述:氟化物通过激活GSK3β信号通路扰乱溶酶体生物合成,诱导神经元凋亡及认知功能损伤。
13.有机氯农药混合物对小鼠巨噬细胞反应性与杀菌效能的改变
概述:有机氯农药混合物可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氧化应激与促炎因子表达,同时降低其杀菌能力,提示环境污染物混合暴露可能损害先天免疫功能并增加感染风险。
14.矢车菊属植物提取物逆转阿霉素与硼替佐米对乳腺癌与前列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概述:矢车菊属植物提取物可逆转阿霉素与硼替佐米诱导的抗癌活性,提示癌症患者在化疗期间使用植物制剂需谨慎,避免干扰治疗效果。
15.妊娠与哺乳期氰虫酰胺经口暴露可改变母鼠行为并损伤子代雌性生殖系统
概述:妊娠与哺乳期氰虫酰胺经口暴露可诱导母鼠行为异常(哺乳时间延长、清洁行为减少),并引起雌性子代子宫组织结构异常及氧化应激升高。
16.右兰索拉唑作为芳烃受体激动剂的活性研究
概述:右兰索拉唑通过激活AhR信号通路诱导CYP1A1表达,并依赖AhR核转位实现转录调控。
17.迷迭香酸在曲马多诱导的肝肾毒性中的治疗潜力:基于氧化应激、炎症、RAGE/NLRP3、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及组织功能的调控机制
概述:迷迭香酸通过调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RAGE/NLRP3、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通路,缓解曲马多诱导的肝肾毒性,提示其作为天然治疗剂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18.中国消费者化妆品使用模式测定及其暴露评估
概述:通过分析中国广东省消费者化妆品使用模式,明确了20类化妆品的使用频率与使用量,为建立全国性化妆品暴露评估体系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19.2018-2023年欧盟新型食品审批趋势及致敏性风险评估研究
概述:本研究揭示欧盟新食品审批中致敏性评估仍不规范,检测率低、依据不清。提出建立“致敏关注阈值”有助于提高评估效率并聚焦潜在风险蛋白,推动新食品安全性管理的科学化。
20.甲基乙二醛对老年小鼠肠道健康及肠道微生物群结构的影响
概述:膳食甲基乙二醛对老年小鼠肠道结构、炎症状态及菌群组成的影响,提示糖毒素可能通过扰乱肠道微生态诱导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21.美国人群通过菠菜摄入镉的长期膳食暴露评估:基于概率模型的定量研究
概述:本研究基于菠菜摄入量与镉含量的概率建模评估,美国人群尤其是儿童的长期膳食镉暴露量处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考值以下,为膳食源性镉风险管理提供了量化依据。
22.白藜芦醇缓解铅致HT-22细胞氧化损伤与凋亡
概述:白藜芦醇可通过激活SIRT1通路,减轻铅诱导的HT-22细胞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与自噬障碍,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23.虎坚果油对香烟烟雾诱导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保护作用
概述:虎坚果油通过调节激素水平与增强抗氧化能力,可有效缓解香烟烟雾诱导的雄性大鼠生殖损伤,具有作为日常膳食补充剂改善男性生殖健康的应用潜力。
24.没食子酸可改善柠檬黄诱导的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结构损伤
概述:没食子酸通过调节大鼠肝功能、生化指标及氧化应激状态,显著减轻柠檬黄诱导的肝组织损伤,展现其作为天然肝脏保护剂的潜在应用价值。
25.二硫酚壳聚糖纳米颗粒联合龙葵提取物协同改善铅诱导的大鼠心脏毒性
概述:二硫酚壳聚糖纳米颗粒龙葵提取物联用可协同缓解铅诱导的心脏毒性,效果优于二巯基丁二酸。该研究为开发高效低毒的铅毒性联合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策略及实验依据。
26.白皮杉醇通过USP14介导的GPX4去泛素化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神经元铁死亡
概述:白皮杉醇通过激活USP14介导的GPX4去泛素化通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元铁死亡,改善神经功能,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
27.食堂膳食丙烯酰胺含量与个体暴露风险评估
概述:单位食堂就餐时个体丙烯酰胺暴露量受消费者食物选择的影响,部分菜品存在潜在健康风险,提示需通过饮食教育与烹饪改良共同干预降低暴露水平。
28.洋槐苷调控TLR4/MyD88、HMGB1/RAGE及NF-κB通路缓解涕灭威诱导的肾损伤作用
概述:洋槐苷通过调控TLR4/MyD88、HMGB1/RAGE及NF-κB炎症信号通路,缓解涕灭威诱导的肾损伤,同时改善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等)及组织病理损伤。
29.纳米塑料经口暴露改变小鼠肠道脂质组成及相关代谢信号通路
概述:纳米塑料经口暴露可显著改变小鼠肠道脂质组成,扰乱自噬与PI3K等关键代谢信号通路,提示其通过驱动脂代谢紊乱介导肠道毒性。
30.基于多矩阵HPLC的防腐剂检测及孟德尔卡罗模拟的健康风险评估:孟加拉国加工食品与保健品案例研究
概述:本研究构建并验证了多基质HPLC检测方法,并结合蒙特卡洛模拟评估孟加拉国食品与保健品中防腐剂暴露风险,发现草本产品对儿童存在潜在健康威胁,强调了科学监管的重要性。
31.豌豆源铁蛋白产品SloIron CFTN-PS5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概述:本研究发现豌豆源铁蛋白SloIron CFTN-PS5在体内外均未显示毒性反应,SD大鼠90天灌胃试验中NOAEL值为1950 mg/kg体重/天,支持其作为安全补铁营养补充剂的潜力。
32.中国传统香醋中活性成分Fraglide-1可作为AhR拮抗剂治疗特应性皮炎
概述:中国传统镇江香醋活性成分Fraglide-1可作为天然AhR拮抗剂,有效抑制特应性皮炎相关炎症反应,具备与合成药物相当的效力及更佳的安全性。
33.婴幼儿米制品辅食中的金属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概述:检测波兰市售婴幼儿米制品辅食金属水平含量,发现铬与镍含量安全,但砷含量可能引发潜在健康风险,尤其是长期摄入下的非致癌与致癌影响,强调应加强对婴幼儿食品中砷的监管。
34.黄精多糖缓解桔青霉素与酒精共暴露引起的小鼠肠-肝-肾轴损伤
概述:黄精多糖通过多靶点调控缓解桔青霉素与酒精共暴露诱导的小鼠肠-肝-肾轴损伤,修复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肠道菌群失衡与能量代谢紊乱。
35.四氧化三锰纳米酶经口暴露对小鼠结肠形态结构、抗氧化能力、黏膜及粪便微生物群的影响
概述:四氧化三锰纳米酶在小鼠体内呈剂量依赖性毒性效应,低剂量增强结肠抗氧化能力,高剂量则引起结肠黏膜损伤与菌群紊乱。
36.含50%熊果酸的迷迭香浓缩物在大鼠中进行连续13周的经口染毒与4周恢复试验研究
概述:通过给大鼠灌胃13周含50%熊果酸的迷迭香浓缩物(RCUA50),发现NOAEL值超过4000 mg/kg/天,恢复期亦无迟发性毒性表现,证实RCUA50作为食品添加剂或植物提取物的高剂量安全性。
37.发酵黏液乳杆菌PS150作为精神益生菌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概述:本研究系统评估发酵黏液乳杆菌PS150作为精神益生菌的安全性,证实其基因组无风险基因、抗生素敏感性符合安全标准,且无遗传毒性,提示PS150具备开发为商业精神益生菌的潜力。
简报
38.基于生物模拟色谱法的大麻素生物蓄积潜力评估及药代动力学风险研究
概述:大麻素具有显著的生物富集能力与高蛋白结合性,可诱发磷脂沉积并干扰药物代谢,提示其潜在风险在现有评估中或被低估,应引起重视。
毒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39.七叶皂苷调控ROS/TNF-α/p38MAPK/caspase-3信号通路改善酒精性肝损伤
概述:七叶皂苷可通过调控ROS/TNF-α/p38MAPK/caspase-3通路,减轻酒精引起的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肝损伤,提示其在酒精性肝病干预中的应用潜力。
新兴污染物的暴露途径及毒性效应
40.纳米银诱导线粒体自噬与细胞焦亡致睾丸损伤
概述:纳米银通过激活炎症小体介导的焦亡途径,同时诱导线粒体自噬,加剧生精细胞死亡及组织结构破坏引发睾丸组织损伤。该研究为纳米材料生殖毒性评估及靶向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毒理研究中的生物分析方法与应用
41.无刺蜂蜂蜜储囊与花粉储囊的化学成分鉴定及其抗菌抗真菌活性研究
概述:本研究系统解析无刺蜂蜂蜜储囊与花粉储囊提取物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真菌活性,并可增强常用抗生素效力,显示其作为天然抗感染剂的开发潜力。